红妆的诗句
本文目录一览:
描写“红妆”的诗句有哪些?
1、罗襦不复施,对君洗红妆。 杜甫《丽人行》中: 绣罗衣裳照暮春,蹙cù 金孔雀银麒麟。 头上何所有?翠为阏叶垂鬓唇。 描述女子妆容的古诗词,越多越好 其形也,翩若惊鸿,婉若游龙。 荣曜秋菊,华茂春松。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,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。
2、关于红妆的诗句 《宫词》年代: 唐 作者: 张籍 新鹰初放兔犹肥,白日君王在内稀。薄暮千门临欲锁,红妆飞骑向前归。黄金捍拨紫檀槽,弦索初张调更高。尽理昨来新上曲,内官帘外送樱桃。《宫词五首》年代: 唐 作者: 顾况 禁柳烟中闻晓乌,风吹玉漏尽铜壶。
3、旋抹红妆看使君。三三五五棘篱门。相挨踏破蒨罗裙。 老幼扶携收麦社,乌鸢翔舞赛神村。道逢醉叟卧黄昏。
一身红妆的唯美诗句形容红妆配美人的诗句
1、妾身如琵琶斜入怀抱,任由君主轻拨琴弦,演绎宫商之声。这是一首描绘妾室风采与才子情意的诗作,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女性美的独特视角。十八岁的新娘,八十岁的新郎,苍苍白发与红颜娇艳相对,鸳鸯被里共度良宵,梨花之白与海棠之红交相辉映。
2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一身的红色装束翩翩起舞,既陶醉了我的人,也陶醉了风。
3、带“红妆”的诗句大全(109句)为您整理了109句带“红妆”的诗句,其中“红妆”开头的诗句17句,“红妆”结尾的诗句34句,“红妆”在中间的诗句58句,供您参考。
4、况有红妆,楚腰越艳,一笑千金何啻。——《长寿乐·繁红嫩翠》宋代:柳永 释义:何况还有楚腰越艳一样美女相伴,她们一笑何止只值千金啊!红妆春骑。踏月影、竿旗穿市。——《宝鼎现·春月》宋代:刘辰翁 释义:红妆盛艳的佳丽骑马游春,踏着婆娑的月影,高竿上彩旗如林,在闹市华街穿游追寻。
5、古诗文网:http:// 描写粉色的诗词 落梅着雨消残粉,云重烟轻寒食近。 《上行杯·落梅着雨消残粉》五代:冯延巳 落梅着雨消残粉,云重烟轻寒食近。罗幕遮香,柳外秋千出画墙。 春山颠倒钗横凤,飞絮入檐春睡重。梦里佳期,只许庭花与月知。
“十八新娘八十郎,苍苍白发对红妆”是出自哪首诗?
“一树梨花压海棠”这句诗的原文是:十八新娘八十郎,苍苍白发对红妆。鸳鸯被里成双夜,一树梨花压海棠。赏析:这实际上算是一首艳诗,艳而不淫,才华横溢,大概就是对这首诗的总体评价,不得不说其文学价值很高,特别是“一树梨花压海棠”,改掉一个字都觉得不妥。
“十八新娘八十郎,苍苍白发对红妆”出自:《戏赠张先》,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。【原文】十八新娘八十郎,苍苍白发对红妆。鸳鸯被里成双夜,一树梨花压海棠。【译文】新娘十八岁,新郎已经八十岁,一头苍白的头发对着新娘艳丽的红妆。鸳鸯被里两两成双,好像一树梨花压倒了海棠。
“十八新娘八十郎,苍苍白发对红妆”出自于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《戏赠张先》,其全文为:十八新娘八十郎,苍苍白发对红妆。鸳鸯被里成双夜,一树梨花压海棠。译文为:十八岁的新娘八十岁的新郎,满头白发的人面对年轻漂亮的姑娘。
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《戏赠张先》是一首充满趣味与调侃的诗歌,原诗如下:十八新娘八十郎,苍苍白发对红妆。鸳鸯被里成双夜,一树梨花压海棠。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80岁老者娶了18岁新娘的场景,生动地展现了老夫少妻的独特情境。
带“红妆”的诗句大全(109句)
1、阎选《临江仙》夕阳倒影射疏林,江边一带芙蓉老。陈霆《踏莎行·晚景》拥红妆,翻翠盖,花影暗南浦。高观国《祝英台近·荷花》大嫂采芙蓉,溪湖千万重。李白《湖边采莲妇》田田初出水,菡萏念娇蕊。
2、——出自北宋·黄庭坚《药名诗奉送杨十三子问省亲清江》1荒村日午未开门,雨後余花满地存。——出自北宋·王安石《题北山隐居王闲叟壁》百问中文原创1东风满地是梨花,只把琴心殢酒家。——出自唐·刘兼《春晚闲望》满地吴山谁洒泪一江春水独凭阑。
3、红妆齐抱紫檀槽,一抹朱弦四十条。——出自唐·王仁裕《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》2白发三千丈,青春四十年。——出自唐·唐彦谦《自咏》2四十着绯军司马,男儿官职未磋砣。——出自唐·白居易《闻李六景俭自河东令授唐邓行军司马以诗贺之》2四十著绯军司马,男儿官职未蹉跎。
4、——出自唐·刘昚虚《句》满坐红妆尽泪垂,望乡之客不胜悲。——出自唐·无名氏《琵琶》带雨晚驼鸣远戍,望乡孤客倚高楼。——出自唐·韦庄《绥州作》“望乡”结尾的诗句无由得与君携手,同凭栏干一望乡。
5、为您整理了173句带“日照”的诗句,其中“日照”开头的诗句34句,“日照”结尾的诗句6句,“日照”在中间的诗句133句,供您参考。“日照”开头的诗句鸟鸣庭树上,日照屋檐时。——出自唐·白居易《晏起》要当观此心,日照云雾散。
6、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李白 红妆欲醉宜斜日,百尺清潭写翠娥。 翠娥婵娟初月辉,美人更唱舞罗衣。 描写服装的诗句 描写服装的诗句: 被服罗裳衣,当户理清曲。---两汉.佚名《燕赵多佳人》 译文:穿著罗裳薄衣随风飘逸拂动,仪态雍容端坐正铮铮地习练著筝商之曲。 明珠交玉体,珊瑚间木难。